金庚医院宋兆普丨仁心仁术救助孤残脑瘫儿童
“爷爷,爷爷”,看到宋兆普来了,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病房里的孩子们一拥而上,年纪小的抱住他的双腿,个子高些的踮起脚、张开双臂环绕着他。金庚康复医院病房楼,是院长宋兆普为被抛弃的孤残患儿建的“家”。年近花甲,宋兆普依然坚持每天出普通门诊,从早到晚100余人的看诊量,就算再忙,也会固定抽出些时间看望孩子们。从2009年宋兆普免费救治第一例被遗弃的脑瘫孤儿开始,他用祖传的宋氏中医技术为脑瘫患儿撑起了一片天。
宋兆普
1964出生于河南汝州,中共党员。出身中医世家,现任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金庚医院宋兆普挂号电话:0371-68216120。
把患者当作恩人
宋兆普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宋金庚是河南省汝州市的名医,他15岁起跟着父亲学医巡诊,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氏中医外科第六代传承人。宋氏中医外科疗法起源于汝州市纸坊乡陶村,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历经七代传承,至今有180余年,至第五代宋金庚总结一至四代的临证实践和经验,集其大成,使宋氏中医外科疗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刀、针、草、木等农家常物医未病、治末病,形成宋氏中医外科独具特色的一系列理法方药。1950年3月,原临汝县县长王武烈宴请全县30多名老中医,鼓励大家献方献技。宋金庚响应号召,回报社会,将自己珍藏的29个药方全部献出,希望所学能造福一方。
1985年之前,乡医和赤脚大夫还没有废止,宋金庚在自家院子里开药堂为患者诊病,没有手术室,就用凳子和宽门板搭起台子来,一盏明灯、一把手术刀就足以手术。宋家院子只够收治十几人住下治疗,其余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就住在村民家中,宋金庚规定,在村子里“住院”一晚只能收2毛钱。
宋兆普师从父亲宋金庚,深得宋氏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精髓。1980年,宋兆普在父亲的指导下拿起了手术刀。宋金庚在授业时非常严厉,曾有一次下午两点多钟,门诊室里还有20多位病人在等待看诊,宋金庚还在专心致志地看诊,宋兆普已经饿得心里发慌,趁父亲不注意溜到一墙之隔的厨房,盛了一碗凉透的饭,三口并作两口扒拉完后赶紧回到诊室,却还是被父亲发现了,啪!父亲一巴掌打了下去,“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让你从此记住,行医人的规矩是先病人,后自己。” 从此,宋兆普牢记父亲的教导,看诊时总是等病人都看完之后才考虑自己的私事。
1988年,宋兆普考入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进修深造,不但涉猎外科,还认真钻研内科、妇科、儿科,汲取百家之长,不断丰富自己,“父亲经常说一定要学所有医生的经验,不是一定要记方子,而是记他们诊断疾病的方法和辩证的技巧。父亲常讲,一个外科医生内科基础得非常棒,很多时候都是内科的变化、五脏六腑气血基因的变化导致外科疾病。”跟着父亲在村里行医时,宋兆普每天门诊已有100多名病人,面对众多求医患者,2002年,宋兆普将医院开到了汝州城,以父亲的名字命名,创立金庚康复医院。医院注重中医科研,在传统外科的基础上,形成了治疗肿瘤、心血管、股骨头坏死、小儿脑瘫等疑难病症为特色的综合中医院。作为院长,宋兆普始终牢记父亲的嘱托,活跃在临床一线,“从我开始行医时父亲就告诉我,只能救人,不许谋利。医生的医疗技术、经验都是患者信任才有的,要把病人当恩人,所以他才会打破族内传承的传统,打破门户、广收门徒。从小耳濡目染,我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脑瘫孤儿的康复,宋兆普购进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招聘医务人员和护工,他和医护人员把脑瘫弃婴当成自己的孩子,手把手、一对一地进行康复治疗。
脑瘫弃儿的希望
2009年,宋兆普做出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当时,金庚医院对汝州籍的10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给予减免费用治疗,显著的疗效得到患者家长的好评,也引起河南省民政厅的关注。2009年4月,河南省民政厅领导邀请宋兆普到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考察,看到福利院里大量的重症脑瘫弃婴,宋兆普的心深深被刺痛,孩子们瘦得皮包骨头,有的还长了褥疮,宋兆普边看边流泪:“得赶快治,否则一辈子就耽误了。”考察结束,宋兆普当即决定:接收福利院脑瘫弃婴回医院救治,能救一个是一个。
为了这一句承诺,宋兆普说服家人,动员医院员工,号召大家积极投入爱心救治脑瘫弃婴工作中。当时国家在中医药治疗儿童脑瘫方面还没有扶持政策,宋兆普拿出医院的结余资金和家里几乎全部积蓄,购进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招聘医务人员和护工。宋兆普和医护人员把脑瘫弃婴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对他们进行康复治疗,还要照顾吃喝拉撒睡。有的孩子不能自主饮食,他就指导护工用注射器一滴一滴往嘴里打;有些孩子有吞咽功能障碍,他便发明了“冰激疗法”,使孩子能自主进食,这一方法现已在全省福利机构推广;有的孩子便秘,就用手指帮孩子一点点抠出来,并进行膳食调理。刚开始时,救治安排是一个孩子一个护工,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模式,护工的工资和孩子们医药支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后来福利院的孩子增到200人,最多时400多人,人数多费用大,看护和康复压力都很大。为降低开支,宋兆普发动医院职工捐旧衣服做尿布,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汝州市委、市政府得知情况后,发动全市的中小学生捐旧衣服,当时全院楼梯的走廊里、栏杆上,晾晒的都是孩子们的尿片,汝州当地残联也为每位重症脑瘫孤儿提供每年一万元的补贴。
在宋兆普的精心治疗下,脑瘫轻症的孩子大多恢复得很好,重症的孩子也没有被放弃,在托养病房进行安养,配备专门的护工进行看护。第一批从福利院来的128名脑瘫弃婴经过一年的治疗,有70多名孩子趋于正常。14年来,宋兆普带领医疗团队公益救治脑瘫弃婴3000多名,其中1630名经治疗符合回归社会的条件,820名脑瘫弃婴被国外家庭收养,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医院内托养的残疾孤儿,年纪最大的已经14岁了。宋兆普和金庚康复医院成了脑瘫治疗的标杆,也成了脑瘫患儿的希望。
一句恳请,万里援疆
2015年,一位来自新疆的患者,在金庚医院看到了救治中的脑瘫儿童,告诉宋兆普,在新疆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许多孩子错过治疗黄金期致使终身残疾,更有许多家庭因孩子脑瘫致贫、返贫,甚至家庭破碎,希望宋兆普能到新疆去看看。收到去新疆筛查脑瘫儿童的邀请后,宋兆普心里实在是没有底,两地相距八千多里,语言不通、风俗习惯天差地别,加上汝州医院里的患儿已经饱和,不知道是否还有余力救治。犹豫的同时,宋兆普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委、行署的正式邀请。想到孩子们的未来,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疆救治之路。
2015年6月,宋兆普第一次来到新疆和田,第一站是墨玉县,义诊点安排在一个学校。开始通知有30名患儿,可到现场一看,宋兆普惊呆了——听说党和政府派人来给脑瘫孩子看病,有赶马车来的、有骑毛驴的,操场上、教室里到处都是人。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都没有看完,第二天再接着看,两天时间共看了快500人。现场一些孩子已经长到了十四五岁,家长知道孩子错过了脑瘫最佳治疗期,崩溃大哭。孩子才一两岁的家长,听到有治疗希望,也激动得直哭,宋兆普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那哭声其实是对医生的祈求和对健康的期望。”从当地领导那里得知和田地区还没有一家脑瘫康复机构时,宋兆普决定先安排人到汝州金庚医院学习康复技术,同时,筛选10名脑瘫孩子到汝州治疗,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医药治疗的效果。
从2015年开始,宋兆普16次赴新疆考察巡诊,共接收三批墨玉、洛浦、和田的52名新疆脑瘫患儿来到汝州免费治疗。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维吾尔族同胞在汝州安心治疗,他专门设置适合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习俗的病区和厨房,还免费给孩子们发放奶粉、衣服、尿不湿等物品。在救治新疆维吾尔族脑瘫患儿的过程中,宋兆普不仅想着如何给孩子治病,还想着如何解决维吾尔族脑瘫患儿家庭因病返贫的问题。为此,他和医疗团队一边给患儿做治疗,一边给患儿家长传授康复知识,手把手、一对一地教,让每一个患儿家长都能掌握基本的按摩、熏蒸、语训等康复手法和技巧,以便这些家长掌握一技之长回到家乡后实现就业。每逢维吾尔族人过古尔邦节,宋兆普都会给维吾尔族患儿发压岁钱。患儿图尔荪古丽的母亲给医院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当初看到女儿不能行走,我很迷茫、很伤心,不知道女儿的未来会怎么样?来到这里之后,女儿的情况日渐好转,有了重生的机会,给了我信心和希望,让我感到无比欢乐和幸福!谢谢你们!
为了让更多的新疆脑瘫儿童在当地就能得到康复治疗,金庚康复医院和新疆墨玉罗科曼医院联合,已经在和田、喀什组建4家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为当地医务人员免费传授中药治疗儿童脑瘫技术,免费培训技术人员,提供治疗脑瘫的中药,定期派康复专家上门指导工作。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十四届全国“两会”召开前,宋兆普忙于收集、整理各方面关于加强乡村就医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就有关问题走访调研。宋兆普建议高度重视乡村中医队伍建设,以城镇职工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方式为所有在岗或到龄退出岗位的乡村医生解决养老保障,费用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乡村医生按比例分摊缴纳。同时,到龄退休的乡村医生,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可考虑允许其继续执业,这样中医传承和发展才会长远。宋兆普的建议在会上引起很多代表们的支持,得到了财政部的肯定,财政部还专门给他发了感谢信。
以上是康养无忧(kangyang51.com)为您整理的关于金庚医院宋兆普丨仁心仁术救助孤残脑瘫儿童的相关内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电话:18858286966。【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 康养无忧 https://www.kangyang5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