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上海康养无忧 > 上海热点资讯 > 上海养老新闻 >  上海浦东医院成功植入“全球体积最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上海浦东医院成功植入“全球体积最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发表时间:2023-05-10 09:32:43  来源:康养无忧  浏览:次   【】【】【
近期,浦东医院心内二科陈岗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63岁患者植入胶囊起搏器。该患者拥有多年心房颤动病史,5年前第一次脑梗后遗留不能言语、右侧肢体轻偏瘫的后遗症,但她能下床走路,一直进行抗凝药物治疗。近期,她再次发生脑梗症状,活动和意识有一过性影响。同时还发现患者存在心房颤动伴心动过缓,白天最低心率只有每分钟30余次。

陈岗主任团队经全面检查和评估后认为,患者抗凝情况下仍有脑梗发生,考虑抗凝程度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严重心动过缓已经达到起搏器植入的指征,而心动过缓本身会增加血液瘀滞,增加血栓风险,因此起搏器的植入对患者明显有益。但传统的起搏器,需要有一个3cm左右皮肤切口,还要在皮肤下制作起搏器囊袋,抗凝情况下出血风险很大。而如果停用抗凝药物,患者刚刚再次脑梗,不排除再次发生的可能,停抗凝意味着患者随时可能再次中风。


/胶囊起搏器植入中 /

胶囊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

在充分权衡利弊后,陈岗主任和心内二科的陆铮医生,向家属建议安装无导线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俗称胶囊起搏器,顾名思义,该起搏器仅有胶囊大小,是“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安装过程也不同于传统起搏器,不需要皮肤切口,不需要在皮下制作起搏器囊袋,也不需要在血管和心脏内放置电极导线。而是直接通过穿刺腿上的血管,将起搏器直接放置入心脏内,从而避免了皮肤、囊袋及导线等相关风险,自然也避免了出血的风险。无导线起搏器尤其适合老人或并发症风险高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植入胶囊起搏器出现感染的风险更少,更安全。也适合有美观需求的患者,比如舞蹈演员,不愿在胸前留下疤痕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和家属分析病情后,最终决定在不停抗凝药物的情况下,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陈岗主任为患者完成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手术非常顺利,全程只用了半小时的时间。患者平卧一天后就可以下床,没有出血也没有血栓,3天后出院回家,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