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康复医院:脑卒中康复训练的三个重要阶段
脑卒中后,可能会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无法言语、麻木等一系列十分严重的症状。但得了脑梗,并不意味着瘫痪,完全不能行动了,能不能行动很大程度上是由脑梗后的康复训练决定的。
脑卒中复训练的最佳时间是越早越好,一般是在发病24小时以后,如果患者此时患者病情平稳,即瘫痪、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脑梗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不持续加重,并且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治疗。
什么是正确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就是一种为了保持肢体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可以预防关节的痉挛、萎缩、畸形、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和足内翻等,还可以预防水肿,疼痛以及肌张力增高的发生。
↑良肢位摆放姿势之一
脑卒中康复训练三个主要阶段
脑卒中康复是非常漫长的时期,在一年之内康复治疗可能都有效,前面三个月时间是恢复效果比较好的时期。
第一阶段——被动运动
这个时期患者自己本身还无法正常活动,要依赖身边人的照顾。那么对于早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家人可以对患者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比如对患者关节做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动作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也可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第二阶段——患者尝试运动
患者这个时期可以尝试做一些扶物站立,利用上肢的力量帮助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在进行起坐、系鞋带等大幅度动作不宜过猛过急,锻炼时,要刻意锻炼出现症状瘫痪的肢体,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该慢慢增加,时间也不要过长,避免过度疲劳。这个时期要注意不要过于依赖家人,但平时外出时还是需要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第三阶段——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
患者能走能动后,要逐渐加强对自己的上肢下肢的活动量,同时慢慢锻炼自己双手的灵活性。比如走路时可以刻意将腿抬高,幅度大一些,并且可以逐渐加长距离,对腿力量的恢复有好处。对于上肢,可以做一些细致的活动,比如穿衣,写字等,来锻炼双手的灵活性,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所以,脑血管病康复最佳的训练时间是在脑梗后24小时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这个训练是长期、全面、系统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神经功能恢复,恢复生活能力,尽可能地帮助患者回归生活和家庭。以上是脑梗患者在康复训练上大概的过程,在生活饮食上则要注意少食用动物肉食物,胆固醇含量高,高油高脂高食物等,多吃水果蔬菜。
浙江大学康复医院是由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富春控股集团三方合作共建的三级康复医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浙江大学康复医院是由浙江大学、浙大一院、富春控股集团三方合作共建的三级康复医院,也是浙江大学所属唯一的三级康复医院。医院首期开放床位550张,二期850张,是“富春智能康复产业园”中的医疗核心产业。医院为“浙江大学康复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中心”、“杭州富春康复医院”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权托管。
依托浙江大学、浙大一院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引入国际领衔康复医学技术、医学人才,致力于打造一流康复医学科研平台,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康复医院。
浙江大学康复医院将以康复医学为特色开设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重症康复、心肺康复、老年康复等特色专科。
浙江大学康复医院电话:0571-81958095